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研究成果
首页» 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秦正为 (BWIN官网 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聊城 252059)

 摘 要:廉政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 一以贯之的高贵品质。这不仅具有逻辑上的规定性, 而 且具有极其厚重的历史性和极其鲜明的现实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廉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 应有之义,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廉政思想的历史演进, 形成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廉政建设, 制度上加强廉政综 合建设, 措施上高压重拳严惩腐败, 方法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发展上与时俱进创新反腐等基本经验。

关键词:党的廉政建设;廉政思想;基本特征;基本经验

  廉政思想, 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 一以贯 之的高贵品质。这不仅具有逻辑上的规定性, 而 且具有极其厚重的历史性和极其鲜明的现实性。 对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历史演进和基本经验进 行总结, 不仅具有学理价值, 有利于认识中国共 产党永葆先进性的奥妙所在, 而且具有极强的现 实意义, 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继续提高拒腐防变和 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 逻辑性:廉政思想是 中国共产党的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廉政思想是 中国共产党的应有之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 主义, 这些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然而且也必须坚 持廉政思想。

        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目标和终极追求, 是通 过自身的解放, 进而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点, 最基本的步 骤就是无产阶级首先取得政权, 取消一切特权, 从而彻底清除腐败和官僚主义。为此, 马克思恩 格斯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经验的总结指出:首 先, 要取消一切特权, “从公社委员起, 自上至 下一切公职人员, 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 报酬”。 [ 1 ] 其次, 要实行民主选举, 防止国家和国 家机关 “由公仆变为主人”, 以及作为 “自己仆 人” 的党内官吏变成在党内恣意作威作福的 “官 僚”。第三, 要实行政务公开, 将官员的工作置 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是防止权力变质的根本途径。 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廉政思想, 并 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廉政思想, 并结合中国革命和社 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大胆探索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廉 政思想。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政治哲学和政治理论 曾 主张 以德治 国 ,“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 学、 为万世开太平”;“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 屈, 富贵不能淫” 等等, 倡导的是自身修养和人 生境界, 也是治国理念和治国方略。这些理念和 思想超越了个人的直接功利, 显示出天下为大的 清廉之风。“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 民不服吾能 而服吾公”;“公生明, 廉生威”;“其身正, 不令 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等等, 更是充分地 显示了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丰富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要始终做到 “三个代表” 和全心全意为人 民服务, 就必须坚持、 发展和创新廉政思想。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离不开中国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的大环境。改革开放大潮的涌动, 一些腐败现象 也剩隙而生, 乃至大案要案迭出, 对此中国共产 党及时提出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其实质就 是重申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强化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目的就是要御防和抵制腐 败,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新形势新情况新问 题, 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廉政思想的同 时, 必须切实有效地地创新廉政思想。

二、 历史性: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演进轨迹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就重视党内监督和廉 洁问题。党的一大的第一个纲领、 二大的第一个 党章、 三大四大的 “修正章程” 等均有监督的明 确规定和 “纪律” 专章。不仅如此, 中国共产党 还进行了初步的廉政建设尝试。在 1922 年安源 路矿工人罢工中, 李立三、 刘少奇就领导制定了 一系列规章制度, 惩治腐败、 纯洁队伍。1925~ 1926 年的省港大罢工, 实行了代表普选, 成立 了工人纠察队, 还利用机关报 《工人之路》 特刊 对所属各机构进行舆论监督, 从而保证了罢工的 胜利。针对党员人数的激增和防止党的腐化, 1926 年 8 月 4 日, 中国共产党发布了第一个反 贪污腐化文件——— 《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 的 通告。1927 年党的五大, 中国共产党又成立了 第一个中央级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 会。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 立后, 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第一次局部执政, 同时 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腐倡廉建设。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先后发布了 《关于检查苏维埃政权机关和地方 武装中的阶级异己分子及贪污腐化动摇消极分子 问题》、《怎样检举贪污浪费》、《关于惩治贪污浪 费行为》 等训令和指示。1932 年 5 月 9 日, 红 都瑞金上空响起了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惩 治腐败分子的第一枪, 瑞金县九区叶坪村苏维埃 主席谢步升被枪决, 这是中共反腐历史上枪毙的 第一个贪官。对此, 毛泽东曾指示:“腐败不清 除, 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 共产党就会失去威 望和民心! 与贪污腐化作斗争, 是我们共产党人 的天职, 谁也阻挡不了!”[2] 1934 年 3 月 25 日,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项英亲自 在于都县苏维埃主持召开了苏区反贪污浪费斗争 开展以来规模最大、 牵涉面最广的一次审判会, 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特别法庭第一号判 决书。中国共产党早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初步实 践, 不仅极大地震慑了腐败分子, 赢得了民心, 而且保证了组织的纯洁性和革命的顺利进行。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廉 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就高 度重视廉政建设, 并告诫全党注意把保持廉洁、 反对消极腐败现象作为治党治军和保存革命政权 的重要措施。他说:“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 明白,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 3 ] 抗日战争时 期, 面对党内思想和作风的新变化, 毛泽东指 出:“在这个时期内一部分共产党员被资产阶级 所腐化, 在党员中发生资本主义的思想, 是可能 的, 我 们必 须和 这种 党内 的腐 化思 想 作斗 争”[4]793 。为此, 毛泽东作了多方面的努力, 要 求全党学习郭沫若根据李自成起义失败教训而撰 写的腐败亡国的警示文章 《甲申三百年祭》, 并 通过整风运动纯洁全党思想, 为抗战的最后胜利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放战争时期, 革命胜利在 望, 为了防患于未然, 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 会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 他们 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 他们在这些敌人 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 着的炮弹的攻击,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 谨慎、 不 骄、 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 奋斗的作风。 ”[5]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巩固新生的 人民政权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措施和要求, 把防止腐败作 为全党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并且领导发动了 “三反”、“五反” 运动, 毅然处决了新中国成立第一腐 败大案的主角刘青山、 张子善, 从而打响了新中 国反腐倡廉的第一枪。毛泽东的廉政思想是在革 命和建设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其突出特点在于: 腐败是革命和建设的大敌, 不坚决清除腐败, 就 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即使胜利了也会人亡政 息;中国共产党能够跳出 “兴勃亡忽” 的周期 律, 关键在于民主和监督;监督要有人民和社会 对政府的监督, 也要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特别 是民主党派的监督结合起来;反对腐败, 在政治 上要坚持民主集中、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 批评, 反对官僚主义和独裁专断, 在经济上要廉 洁奉公、 勤俭节约、 经济公开, 反对铺张浪费、 贪污腐化, 在生活上要艰苦奋斗、 淡泊名利、 积 极向上, 反对虚荣浮华、 奢侈享乐;反对腐败, 必须坚持防微杜渐, 做到 “两个务必”;反对腐 败, 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要从严治党、 严厉打击。毛泽东的廉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廉政 建设的理论源头和最初实践。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廉 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开辟了新局面。 早在 1957 年, 邓小平就告诫全党: “我们党是执 政的党, 威信很高。我们大量的干部居于领导地 位。在中国来说, 谁有资格犯大错误? 就是中国 共产党。 ”[6]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 种种腐败现象 逐渐显现。1982 年邓小平及时指出:“我们自从 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 来, 不过一两年时间, 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 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 而是大 量的。 ”[ 7 ] 402 “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 重注意, 不坚决刹住这股风, 那末, 我们的党和 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 `改变面貌’ 的问题。这 不是危言耸听。 ”[ 7 ] 403 1982 年 4月和 1983 年 7 月, 针对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猖獗和刑事案件、 恶性案件大幅度增加的状况, 他提出要从快从重 从严打击, 把犯罪活动的势头压下去。邓小平要 求在改革开放中要一手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 经济的政策, 一手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惩治 腐败, 并且要雷厉风行地进行处理。1989 年, 针对腐败现象蔓延引起人民群众强烈不满的问 题, 他又提出, 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要扎扎实实做几件事情, 体现出我们是真正反对腐败, 不是 假的”[ 8 ] 297 。并且指示, 首先要抓高级干部及其 子女的案件, 抓典型, 抓大案要案。 “该受惩罚 的, 不管是谁, 一律受惩罚。 ”[ 8 ] 297 1992 年初,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重申:“在整个改革开放过 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 廉 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 8 ] 379纵观邓小平的廉政 思想, 其突出特点是:腐败产生的根源仍然存 在, 一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影响, 二是体制 和制度的薄弱和漏洞;新形势下更应该和必须高 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对腐败, 要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硬;反腐倡廉要坚持标 本兼治, 重在治本, 一靠教育, 二靠民主法制; 反对腐败, 必须搞好监督检查;依靠群众, 但不 搞群众运动;反对腐败要从高层抓起, 而且要常 抓不懈。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 小平的廉政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建设 的指向标。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廉 政思想使中国共产党的廉政建设走向深入。江泽 民指出:“反对腐败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 必然要求, 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 保证。 ”[ 9 ] 在反腐败斗争这个问题上, 旗帜必须鲜 明, 态度必须 坚决, 工 作必须锲而不舍。从 1989 年 6 月至 1991 年 12 月, 党中央通过了 《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开展了党 风党纪教育, 狠抓了高干子女经商、 领导干部特 权等群众最为关心的事, 稳定了人心。从 1992 年初至 1997 年 8 月, 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的指导思想、 工作格局和领 导体制, 严厉整治了房地产热、 开发区热、 集资 热等热点问题, 查处了王宝森、 胡建学等大案要 案。1997 年 9 月至 2002 年 10 月, 反腐败工作 在治标的同时逐步加大了治本的力度, 坚持自律 和他律结合, 制定了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从业规 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 党员干部廉洁从 政若干准则等党法党规;开展了 “三讲” 教育, 提出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查处了成克杰、 胡长青、 李纪周、 慕绥新等一批腐败分子, 查办 了湛江和厦门特大走私案, 对腐败分子起到了极 大的震慑作用。在江泽民的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指 导下,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我国逐步形成了廉洁 自律教育、 查办案件、 纠正不正之风的反腐倡廉三项工作格局;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 治党务必 从严;坚持了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的反腐倡廉工 作方针, 把教育为基础、 法制为保证、 监督为关 键综合协调起来;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 党 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依靠群众支持和参 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 我国国情的反腐倡廉的路子,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从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深化发展的局面, 为进一步开展廉政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 的廉政思想把党的廉政建设推进到新阶段。党的 十六大刚闭幕, 胡锦涛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全体 人员到西柏坡学习, 要求全党牢记毛泽东提出的 “两个务必”, 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做到权为民 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为此, 2003 年 1 月 31 日, 中共中央颁布实施了 《中国共产 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 和 《中国共产党纪律 处分条例》。在党的十六届三中、 四中全会上, 胡锦涛一再强调, 全党同志要真正做到为民、 务 实、 清廉。清廉, 就是要坚持严于律己、 廉洁奉 公, 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严格遵守 党纪国法, 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永葆共产党人 的浩然正气, 切实做到拒腐败、 永不沾。2005 年 1 月, 中央颁布 《建立健全教育、 制度、 监督 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第一次 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 “廉政文化” 这一概念。 2005 年 1 月至 2006 年 6 月, 在全党开展了以实 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 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党性党风教育和廉洁从政 教育。2006 年 9月 24 日党中央印发实施了 《关 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明确提出, 要 “把反 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旗帜鲜明地反 对腐败。 ”[10]53 2008 年 1 月 15 日胡锦涛在中央纪 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明确强调关 于反腐倡廉的四个认识 “十分清醒” 和态度 “一 以贯之”。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重要法规 支持。2009 年, 中央先后下发了 《关于实行党 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 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 (试行) 》 等文件, 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小金库” 治理, 严肃查处了一批影响恶劣的大案要 案, 严厉惩处了陈良宇等一大批腐败分子, 充分 显示了新的领导集体反腐的决心。2010 年 2 月 23 日,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 准则》 发布实施, 其中提出了 8 项 “禁止” 和 52 个 “不准”, 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反腐倡廉的重 要依据和标杆。同年 5月, 中央纪委、 监察部命 名了第一批 50 个全国廉政教育基地。12 月 29 日, 中国政府发布首份 《反腐败和廉政建设》 白 皮书, 梳理总结了新中国 60 多年来党和国家在 反对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成效、 经验及努 力方向。2011 年以来, 胡锦涛多次强调反腐倡 廉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纵观新时期新阶段的反腐倡廉工作, 其突出特点 是:提出了增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整体性、 协调 性、 系统性、 时效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 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在坚决惩治 腐败的同时, 更加注重治本、 更加注重预防、 更 加注重制度建设, 同时以更加坚决的态度、 更加 有力的措施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以更加扎实的工 作、 更加明显的成效取信于广大干部群众。胡锦 涛的廉政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反腐倡廉 理论, 拓展了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思路, 也将新阶 段的反腐倡廉工作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三、 现实性:中国共产党廉政思想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 几代领导集体始 终高度重视廉政建设, 逐渐积累了廉政思想和建 设的一些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 对于现实和 未来的廉政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在思想上, 要高度重视廉政建设。中国 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一直高度重视廉政建设, 这 是中国共产党一直永葆青春活力的基本前提和关 键所在。毛泽东认为这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题, 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4 ] 813 ;邓小平多次强调, 是 “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 问题[7]333 ; 江泽民尖锐指出, “如果腐败现象泛滥, 贪污贿 赂横行, 严重脱离群众, 也会垮台”[ 11 ] ;胡锦涛 则严肃地告诫全党:“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是党必须始终抓 好的的重大政治任务。 ”[10]53 正因如此, 中国共产 党才能够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始终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才能够在国际形势剧变的情况下领导 中国人民昂首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上。

        2.在制度上, 要加强廉政综合建设。科学 反腐, 一靠民主, 二靠法制, 这是最为基本的武 器。早在 1940 年, 毛泽东就曾说过:“只有让人 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 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 ”[ 12 ] 邓小平则更为明确 指出, 廉政建设 “还是要靠法制, 搞法制靠得住 些”[8]379 。进入新时期以来, 党中央在加大治本 力度的同时, 反腐战略逐渐由被动防御为主转向 主动进攻为主, 由权力防腐为主转向制度防腐为 主, 由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 从而逐渐建 立健全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 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全面协调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2010 年 1 月 12 日, 胡锦涛在第十七届 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逐步建成内 容科学、 程序严密、 配套完备、 有效管用的反腐 倡廉制度体系。这说明, 中国反腐在取得重大成 绩的同时, 也正逐渐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

        3.在措施上, 要高压重拳严惩腐败。在对 腐败分子的处理问题上, 毛泽东历来主张要严 厉。1937 年黄克功因逼婚杀人被枪毙。1952 年 刘青山、 张子善因腐败被处决。对此, 毛泽东严 肃指出, 一切党员和革命分子都要以黄克功为前 车之戒;对于刘青山、 张子善, “正因为他两人 的地位高, 功劳大, 影响大, 所以才要下决心处 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 才能挽救二十个, 二百 个, 二千个, 二万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 部”[13] 。正是毛泽东的严厉惩贪, 才使新生政权 得以稳固和换得了较长时期的清明。改革开放 后, 邓小平多次讲:“现在刹这个风, 一定要从 快从严从重。……对有一些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 分子, 必须给以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7]403 江泽民 指出, 我们在反腐败问题上的态度是:坚定不 移, 坚持不懈, 绝不姑息, 绝不手软。胡锦涛也 多次指出:对腐败分子, 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 一个, 绝不能姑息, 绝不能手软。正因如此, 近 些年来一批党内外腐败高官先后被绳之以法, 中 国反腐的决心和所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国内外关注 和瞩目。

        4.在方法上, 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 也 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根本标准。毛泽东曾经强调:共产党和革命队伍 “完全是为着解放 人民的,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4]1004 。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是廉政的最基本表现, 也 是最高境界。邓小平提出, 要把 “人民拥护不拥 护”、 “人民赞成不赞成”、 “人民高兴不高兴”、 “人民答应不答应” 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 发点和检验改革开放的实践的标准。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既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也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 标准反映。江泽民认为:“不坚决惩治腐败, 党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 党的 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 毁灭。 ”[8]573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是 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执政理念, 也是反腐倡廉的根 本要求。2006 年 10 月 22 日, 胡锦涛在国际反 贪局联合会第一次年会上向世界宣布:反对腐败 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 关系最广大人民根本利 益。今后, 中国政府将继续旗帜鲜明, 毫不动摇 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以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此, 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必须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和群众反映强 烈的突出问题,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 充分发挥人民群 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

        5.在发展上, 要与时俱进创新反腐。中国 共产党的反腐工作之所以能够在艰难中不断推 进, 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进行理论 和方法上的创新。革命时期, “三大纪律八项注 意” 使中国共产党的廉洁奉公与国民党的贪污腐 败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也决定了人心向背。改革 开放后, 邓小平根据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情 况、 新问题, 提出了 “两手都要抓, 两手都要 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科学总 结当今世界一些执政党兴衰的历史经验, 提出了 “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力求提高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 风险的能力。党的十六大以来, 胡锦涛根据立党 为公、 执政为民的基本原则, 重申要始终牢记 “两个务必”,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党的十六届四 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 “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 的反腐倡廉战 略方针, 提出要把惩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 抓, 要求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 制度、 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党的十七大以来, 坚持以改革的精神、 创新的思路、 发展的办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积 极推进工作理念思路、 方式方法、 体制机制创 新, 通过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工作创新、 方法创新, 努力实现思想方法和思想 观念、 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人员素质和工作作 风的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 平, 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反腐的基本理念。

        勇于变革、 勇于创新, 永不僵化、 永不停滞 ———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 新要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 我们党初步探 索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紧紧围绕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把反腐败和改革、 发展、 稳 定有机结合起来, 依靠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广 泛参与, 有效开展反腐败工作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 M] . 北 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5 .

[ 2] 孙艳敏. 中华苏维埃查处的第一起腐败案件 [ N] . 检 察日报,2003-07-08( 5).

[ 3]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1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 134 .

[ 4]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

[ 5]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4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 1438-1439 .

[ 6]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1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 270 .

[ 7]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2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

[ 8]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3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

[ 9]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 第1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 320 .

[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 11] 江泽民. 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994 年2月28日) [ N] . 人民日报,1994-0306( 1).

[ 12] 黄炎培. 八十年来 [ M] . 北京: 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 149 .

[ 13] 薄一波.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卷 [ M] . 北 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