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于学强,博士,教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系。
二、个人简介
于学强,博士,教授,现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Bwin·必赢常务副主任,政治学硕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规划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评审专家、山东省名师送教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山东省Bwin·必赢特邀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党建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民委委托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项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教材3部,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
三、研究方向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四、主讲课程
《中共党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五、科研项目
1.《德才兼备用人标准实现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建设科学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及其运行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六、代表成果
1.中国共产党制度认知逻辑与创新实践的三次飞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1(0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21(9)全文转载;
2.论党内巡视的制度优势及其治理效能的转化[J].探,2020(0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20(9)全文转载;
3.论巡视制度建设科学化的意义与对策[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0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19(11)全文转载;
4.论苏共用人标准实现机制的主要教训[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21(0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2014(01)全文转载;
5.论当前腐败的表现特征与反腐败的认识误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12(08)全文转载;
6.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误区及其实现机制的创新[J].《理论与改革》,2010(0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11(01)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11年第3期论点摘编;
7.干部选拔权力异化的原因述要[J].《探索》,2009(0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10(01)全文转载。
七、奖励荣誉
1.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0)
2.中国共产党干部选拔民主化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4)
3.基于精英理念的普通高校“1335”国防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4.基于通识教育的高校政哲管课程体系会通研究,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14)
5.省属院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研究,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
6.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
7.研究生思政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8)
8.新时代省属高校提升研究生政治与学术素养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改革探索,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9.省属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全程式”从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22)
10.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专家
11.山东省委组织部名师送教专家
12.山东省第五届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13.全国第七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14.BWIN官网“光岳人才工程”入选者
一、基本信息
孟宪艮,博士,教授,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系。
二、个人简介
孟宪艮,山东聊城人,博士,教授,现任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理事,聊城市政协委员;先后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央编译局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在《改革内参》《理论与改革》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三、研究方向
中国政治制度、基层治理等。
四、主讲课程
《政治学原理》《中国政治制度史》《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
五、科研项目
《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与介入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中国共产党人大代表党内候选人提名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人大代表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央编译局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人大监督动力系统的结构变化与优化措施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的实践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
《提升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能力的学术训练体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六、代表成果
学术论文:
《村党支部书记选任机制创新的路径比较与组织逻辑》《岭南学刊》2024(1);
《组织、协商与压力: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新视野》2019(3)cssci;
《人大代表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误区与归位》,《探索》2016(4);
《制度变迁视域中的政府直审村官模式》,《理论与改革》2015(2) ;
《工具理性下的代议制移植与运行困境》,《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8);
《议会监督动力的类型比较与现实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5(4);
《中央苏区工农检察制度的运行困境与动力生产》,《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光明日报》论点摘编;
《西方政党议员的角色平衡与发展困境》,《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5);
《人大监督制度运行失灵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海南大学学报》2012(5);
《人大监督行政化与法制化的反思与启示》,《东岳论丛》2012(1) ;
《人大监督权的集体行使与人大代表的个体参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2(8)转载;
《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理论反思与制度实践》,《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6);
《人大代表候选人党内提名的制度缺失》,《改革内参》,2011(42);
《英国议员职业化及其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10(3);
《党的执政逻辑与人大代表的职业化》,《求实》2009(4);
《人大代表党内候选人提名机制的缺陷与规范》,《理论与改革》2009(3);
《宪法解释能动性》,《海南大学学报》2006(1);
《美国宪政中的实质正当程序》,《山东社会科学》2005(9)
七、奖励荣誉
BWIN官网“光岳新秀” 2018年)
聊城市学科新秀(2013年)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香港大学荣誉研究员。Bwin·必赢兼职教授。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管理世界》、《人民日报》经济快讯、《人民论坛》《求是》《半月谈》《党政干部论坛》《理论前沿》《行政管理改革》,香港《广角镜》《文汇报》《大公报》,等国家级及省部级报刊及海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二百三十余篇。
陈延庆(1962-),男,1985年入山东师范大学学习,1985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7入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90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入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毕业,获史学博士学位;现为BWIN官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先后为本科生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行政管理学》、《中国管理思想与模式》和《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专业外语》等课程。
近年来,主要从事管理哲学、文化哲学和领导科学等跨学科研究,先后在《道德与文明》、《求实》、《学术论坛》和《北方论丛》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全文复印,有的被《新华文摘》摘编简介。
孙德海,男,1968年2月生,山东菏泽人,法学博士,现任BWIN官网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Bwin·必赢副主任。
1990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哲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专业理论研究生班;201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至2006年3月任BWIN官网党委办公室副主任,2006年3月至2008年1月任BWIN官网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正处级组织员,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任BWIN官网法学院党总支书记;曾被BWIN官网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主义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州学刊》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合作出版著作2部、参编教材2部,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课题2项;曾获聊城市社科联优秀成果、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BWIN官网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10余项等。
一、基本信息
唐明贵,博士,教授,季羡林学院院长、黄河学研究院院长、聊城市政协副主席,哲学系。
二、个人简介
唐明贵,南开大学博士,山东大学、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博士,教授,季羡林学院院长、黄河学研究院院长、聊城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语学史》等专著4部,在《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4次。
三、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
四、主讲课程
《逻辑学》《中国哲学原著导读》《中国政治思想史专题》《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等。
五、科研项目
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论语学史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宋代《论语》诠释研究
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论语》学研究
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与心学思想的传承和演变
六、代表成果
《宋代<论语>研究的勃兴及成因》 |
东岳论丛 |
2007年第3期 |
2007.05.25 |
105-109 |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第7期全文复印 |
《清代<论语>学的特点与成因》 |
山东社会科学 |
2007年第11期 |
2007.11.05 |
81-84+125 |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第1期全文复印 |
《康有为<论语注>探微》 |
中国哲学史 |
2009年第2期 |
2009.05.25 |
103-111 |
|
《张栻<论语解>的理学特色》 |
哲学动态 |
2010年第8期 |
2010.08.26 |
40-44 |
|
《谢良佐<论语杂解>的诠释特色》 |
社会科学战线 |
2017年第6期 |
2017.06.01 |
29- 36 |
《新华文摘》2017年第16期;《文摘报》 2017年09月14日 6 版 |
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读 |
周易研究 |
2019年第4期 |
2019年8月20日 |
59-65 |
《中国哲学》2019年第12期转载 |
《顾宪成的<论语>诠释与晚明经学的自我更新和转向》 |
社会科学战线 |
2023年第8期 |
2023.08.01 |
41- 48 |
|
七、奖励荣誉
1.《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山东省第二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论语学史》,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3.《张栻<论语解>的理学特色》,山东省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康有为<论语注>探微》,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论语研探》,山东省第三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谢良佐<论语解>的诠释特色》,山东省第三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宋代<论语>诠释研究》,山东省第三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8.《试论罗汝芳对<论语>的易学解读》,山东省第三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9.《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0.《新时代省属高校提升研究生政治与学术素养的<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11.《课程思政建设山东路径——定标准 建体系 究设计 重践行》,山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特等奖。
12.BWIN官网光岳学者(2024年)
郝宇青(1970—),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发展政治学、国际共运。担任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理事,Bwin·必赢研究员等学术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