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孟宪艮,博士,教授,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系。
二、个人简介
孟宪艮,山东聊城人,博士,教授,现任政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政治学研究会理事,聊城市政协委员;先后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央编译局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在《改革内参》《理论与改革》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
三、研究方向
中国政治制度、基层治理等。
四、主讲课程
《政治学原理》《中国政治制度史》《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等。
五、科研项目
《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与介入因素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中国共产党人大代表党内候选人提名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
《人大代表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央编译局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人大监督动力系统的结构变化与优化措施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党建的实践创新与路径优化研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专项)。
《提升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能力的学术训练体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六、代表成果
学术论文:
《村党支部书记选任机制创新的路径比较与组织逻辑》《岭南学刊》2024(1);
《组织、协商与压力:人大监督权的运行逻辑》《新视野》2019(3)cssci;
《人大代表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误区与归位》,《探索》2016(4);
《制度变迁视域中的政府直审村官模式》,《理论与改革》2015(2) ;
《工具理性下的代议制移植与运行困境》,《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8);
《议会监督动力的类型比较与现实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15(4);
《中央苏区工农检察制度的运行困境与动力生产》,《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光明日报》论点摘编;
《西方政党议员的角色平衡与发展困境》,《比较政治学研究》2013(5);
《人大监督制度运行失灵的原因与对策分析》,《海南大学学报》2012(5);
《人大监督行政化与法制化的反思与启示》,《东岳论丛》2012(1) ;
《人大监督权的集体行使与人大代表的个体参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2(8)转载;
《全球化与政治发展:理论反思与制度实践》,《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6);
《人大代表候选人党内提名的制度缺失》,《改革内参》,2011(42);
《英国议员职业化及其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10(3);
《党的执政逻辑与人大代表的职业化》,《求实》2009(4);
《人大代表党内候选人提名机制的缺陷与规范》,《理论与改革》2009(3);
《宪法解释能动性》,《海南大学学报》2006(1);
《美国宪政中的实质正当程序》,《山东社会科学》2005(9)
七、奖励荣誉
BWIN官网“光岳新秀” 2018年)
聊城市学科新秀(2013年)